2012年10月9日于memorial library借出《Blink》 一书,书的全名为
Blink---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作者Malcolm Gladwell, 《纽约客》杂志的专职作者,还写过另一本畅销书The Tipping Point。
序言
从纽约某个博物馆费劲心力鉴定一个希腊雕像开始,长达14个月的周密科学鉴定让博物馆认定这个雕像是属于古希腊某个时期的艺术珍品,而且举世独有。但是在买下雕像后,几位受邀而来的古希腊雕像和艺术专家都条件反射的认为这件雕塑让他们感觉不适。更多的专家鉴定,肯定了这是一件东拼西凑的赝品。但是为何专家的第一反应,并没有经过周密思量,都感觉这件雕塑的不真实呢?显然这个快速判断的过程被隐藏在了我们的无意识(unconscious)之中,而且以近乎神经反应的速度浮现,带来并不确定的不适感。本书就将探求人为何能在瞬间做出判断,怎样相信或者运用这种判断,以及怎样独立于这种无意识的感知,进而做出客观评价。
I The Theory of Thin Slice
John Gottman 是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的心理学系教授。作为著名的婚姻关系分析的专家,他能够从一对夫妇30分钟的录像里判断15年后他们是否还会保持婚姻关系,成功率超过92%。30分钟的录像中,他会让一对夫妇开始argument,即争论,通过对录像的分析得出结论。婚姻本身应该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为何像这样短短的切片式的检验能够得出如此精确的结论呢?Dr. Gottman认为,婚姻是带有一种特质的,就像人的基因一样,反映在每一个生活的片段中。在argument的中,双方表示出轻视(contempt),防卫性(defensive),极度抱怨(whining)等消极情绪,对比双方产生的其他积极情绪,就能判定婚姻关系的未来走向。这些情绪的因子就像是婚姻的DNA,能够决定大多数婚姻的走向。这些因子就像是莫尔斯电码里的fist一样,是具有特质性的。知道了莫尔斯电码里的fist,就可以知道是发报人是谁。同样,知道了婚姻中的这些情绪因子,就可以判断婚姻是怎样的类型和走向。
另一个实验是让熟悉的朋友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同时从五个方面判断一个人
1.extraversion (外向度),即一个人是长袖善舞还是不善社交,是乐衷玩乐还是内向保守。
2.Agreeableness(对人接受程度),即一个人是多疑的还是信任别人,是乐于助人还是不喜欢合作。
3.Conscientiousness(严谨程度),即一个人是井井有条还是杂乱无章,是严于律己还是自控力薄弱。
4.Emotional stability(情绪稳定程度),即一个人是焦虑还是镇定,是充满安全感还是不安全感。
5. Openness to new experiences(开放程度),即一个人是充满想象力还是实实在在,是独立个性还是从众的。
实验选择了八十名大学生,并让他们完成了能够确定以上性格倾向的问卷。又让这八十名大学生的密友完成了对他们这五方面倾向的评价。接下来,实验随机选择了多个陌生人,用三十分钟观察了这些大学生的宿舍房间,并以此为依据对房间的主人做出上述五个方面的评价。
比较他们的结果,在1、2两个方面,朋友的判断更准确;而在剩下的三个方面,陌生人仅有的短期观察,得出的结论要远胜朋友的判断。换言之,在评价一个人的社交品质上,朋友的判断更准确;但评价一个人的职业性格方面,陌生人的判断有着出乎意料的准确度。回溯之前提到过的Gottman博士的婚姻研究,其实一个短暂的片段里包含了一个人的性格或社会关系的大量信息。卧室是最具个性化的私人空间,表达了个人对于世界看待自我的认识。地板上的脏衣服,或者是整齐的按字母顺序摆好的CD,角落的熏香蜡烛,或者是床上刻意摆放的枕头,都包含着一个人性格的痕迹。
切片观察的理论,暗指我们的性格,婚姻都有独特可循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可以从一个局部甚至细微的观察出来,从而推测性格或者婚姻的一个特定观察方向上的发展轨迹。人的无意识痕迹反映在生活细节的各处,影响着我们决定。无意识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接收信息并迅速作出判断。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下意识的判断,这些眨眼间的判断几乎主宰了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决定。这些判断是可以通过长期专业化的训练得到加强和提高的,正如一名钢琴调音师能在听到声音的瞬间判断音高是否准确,是高是低,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不断可以训练的结果,所谓‘但手熟尔’即意在此。但又要意识到,即使对接受过大量训练的专业人士而言,常常也会受到自己无意识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了解怎样更好的锻炼、训练我们的无意识,从而相信自己能在眨眼间(blink)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大程度放大这种判断的优势。同时又要了解无意识判断的缺陷,在观察和判断的时候能够避免无意识设下的难以察觉的陷阱,绕开因为无意识思维惯性而造成的判断漏洞和思维盲点,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充分利用无意识判断的便利性,又要最大程度了解无意识常让我们跳过的思维逻辑步骤,从而准确的认识自己做出判断时的局限,最终避免这些局限,扬长而避短,终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下意识的判断,这些眨眼间的判断几乎主宰了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决定。这些判断是可以通过长期专业化的训练得到加强和提高的,正如一名钢琴调音师能在听到声音的瞬间判断音高是否准确,是高是低,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不断可以训练的结果,所谓‘但手熟尔’即意在此。但又要意识到,即使对接受过大量训练的专业人士而言,常常也会受到自己无意识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了解怎样更好的锻炼、训练我们的无意识,从而相信自己能在眨眼间(blink)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大程度放大这种判断的优势。同时又要了解无意识判断的缺陷,在观察和判断的时候能够避免无意识设下的难以察觉的陷阱,绕开因为无意识思维惯性而造成的判断漏洞和思维盲点,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充分利用无意识判断的便利性,又要最大程度了解无意识常让我们跳过的思维逻辑步骤,从而准确的认识自己做出判断时的局限,最终避免这些局限,扬长而避短,终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