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接触Evernote是在大学毕业年的上半学期,那时候课少人闲,就在网上瞎逛,到处吸取碎片信息,逐渐就迷上了Google Reader。作为网络信息的大漏斗,Google Reader一下充实了我饥渴的信息欲。当然,Google Reader作为极客集中地,大量推荐都是关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消息,多数的RSS消息源也都是关于这两者的。直到今天,尽管google在一片哀嚎声中关闭了Google Reader, 我依旧把 RSS 作为自己每天主要的消息来源。
闲话扯远了, 大量的信息摄入就产生了整理、分类和消化的想法。当时也正面临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以及帮老师搞一些研究,有着随时随地做笔记,收集大量资料和想法的需求。于是我就用起了Evernote。Evernote的来源当然也是互联网,在Google Reader里我收集的各种信息里,Evernote似乎是当时最常被提到的笔记类产品。后来才慢慢有了许多国产的模仿者,比如“为知笔记”之类。这是和Evernote最初开始结缘。
说完了最初,再来说说用Evernote这两年来的体验。现下,我几乎所有电子的非电子的资料都尽可能的往Evernote里丢,存下了将近两千条的笔记。Evernote的储存空间是免费用户每月60M,保存在云端,和电脑的客户端。在电脑客户端可以设置不和网络同步的笔记本,自然不占用存储空间,不过60M我还从没用完过,可能因为多数时候还是以文字记录为主的吧。Evernote的好处是让人养成不断记录的好习惯。不断记录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个人习惯。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走着差不多的轨迹,而区别人与人高下的往往在于记录下自己所经历的以及经历的过程,记录然后才能反思,思考带来提升。同样的经历,努力思考总结的人总是会从经历中获得更多的东西,进而更大的提升自己,钻研才会给人带来更大的进步。从Andy Warhol,到 西奥多·罗斯福, 从达尔文到托马斯·杰斐逊无一不是认真记录自己经历的人。同样的名人佳丽还有长长的一串,还是长话短说。为什么Evernote能让人养成记录的习惯呢?第一是方便,不论内容长短,不管手机、ipad、平板还是笔记本电脑,不管是图片,文档,pdf文件,一两个蹦出大脑的电子,还是兴趣来时哼出的小旋律,随时随地都可以记录。从文字到照片,从录音到文件,想啥丢啥。这种便利,大大增加了记笔记的频率。慢慢就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
Evernote 的另一好处在于强大的搜索和标签功能。先谈标签。evernote标签的便利性真是想让人给每条笔记都加上常常一串标签,欲罢不能。给自己的笔记分类对我而言始终很有满足感的事儿。即使对你而言不是如此,几条简单的标签也可以满足大量的分类需求。
Evernote的王牌功能之一就是搜索,不仅可以搜索电子格式化的文字,还能搜索你丢在evernote中无论是word, excel还是pdf中的文字,更为强大的是,evernote的专利是能搜索储存在evernote中图片文件中的文字! 这点尤为方便。我是一个本身保持手写的人,手写带给我的乐趣至今还难以替代。可手写的东西保存起来很麻烦。有了evernote,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乱丢笔记本和记录想法的那一茬茬白纸了,只要一拍照,一切就清楚的进入了evernote。更方便的是,找起来远比在一堆纸中翻来翻去要容易的多了。
Evernote的中文版叫做印象笔记,我记得除了服务器在中国,别的应该都一样。大家也照试无妨。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吊起一些人的胃口。正好最近Evernote在搞推荐活动,只要点下面我的推荐链接,你就可以获得Evernote的高级用户一个月的免费试用!1G空间可以上传!想丢什么就可以往里丢什么!对我来说,每个用这个链接注册的人,我都会得到一点积分啦。
如果谁还有另外的evernote/印象笔记使用问题,我可以再写一篇经验总结。但是先戳我!